20190822100322 55

大家對於世界自然遺產知床半島的印象是什麼?
北海道棕熊悠悠的走在海岸線上,虎頭海鵰翱翔天空,這裡保持著最原始、未開發的自然樣貌,或許是大家對於知床半島的既定印象。

 

20190822100228 8

而在知床半島的先端,有個叫做赤岩的地區,這裡有知床現存最古老的番屋。
以前的夏天,漁師們會在赤岩附近捕撈羅臼昆布,在赤岩的番屋為期兩個多月的原始生活,這項傳統已經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對我來說,「羅臼昆布歷史文化」,也是世界自然遺產知床半島的一部分。

現今,為了守護世界自然遺產知床半島稀有的生態系,以知床岬為中心的前端部分劃定為自然保護區,為了保護環境,現在是用觀光動力船也無法進入的特別保護地域。而我這次參加了「知床岬399番地上陸ツアー」,這個行程有特別上陸許可,可以進入神秘的赤岩地區,了解羅臼昆布的歷史。

 

20190822100215 64
一早,我在相泊漁港集合,這裡再往前已經沒有公路,而前往赤岩地區唯一的方式,則是從相泊漁港搭一個半小時的船。
「以前是沒有動力船時,從羅臼到赤岩只能用手動划槳,單程就需要花八個小時左右時間,不可能當天來回,因此漁師們夏天兩個月的時間,在稱做『番屋』的小屋睡覺、生活和昆布的處理作業。這時會把家財、吃的、喝的、用的,全部用船運到赤岩,在赤岩過著沒電、沒水、沒瓦斯的生活。現在因為船外機和昆布機械乾燥的普及,已經不像以前需要全家遷徒到赤岩地區。」這次帶領我們前往赤岩的船長川端先生說著。
川端先生的父母為了全家五口的生活,每年夏天會移住到赤岩地區,川端先生則是看著爸媽從早到晚勤奮工作的樣子長大的。赤岩地區對他來說是回憶,也是非常棒的歷史。

 

20190822100312 23

20190822100310 4
前往赤岩地區途中,知床半島連綿不斷的山峰、沿岸的雄偉斷崖風光,可以近距離觀察知床大自然和斷崖裂縫河流注入海中的景象。
偶爾會有棕熊走在海岸邊,為了不要給棕熊外來刺激,當搭乘的船靠近海岸邊時,船長會把船的引擎關掉,不打擾棕熊牠們最自然的一舉一動。
沿途的海岸線也有幾處已經斑駁的番屋,這是因為當時赤岩地區已經蓋滿了番屋,只好分散出來到其他地方,不難想像當時昆布漁的盛況。

20190822100309 72
這時番屋前的白色旗子升上來了,這是可以捕撈羅臼昆布的信號。

 

知床是流冰能到達的最南端

20190822100312 53
春天,流冰運過來的植物性浮游生物會爆發性地增加,豐富大海,而知床半島大地的養分,也因為知床半島有八十條左右的河流和瀑布,把森林的礦物質注入大海,世界級的海域,給予羅臼昆布最好成長環境和養分。羅臼昆布漁期從七月中旬到八月,非常的短,在這時期,因為受到太平洋側的影響,羅臼地區容易被濃霧包圍,這會讓曬昆布的工程非常不穩定,但是知床半島的赤岩地方,其實地屬鄂霍次克海地區,天氣晴朗的好天氣總是很多天,因此從很久以前開始,漁師就會在夏天三個月移住到赤岩,進行昆布漁。而捕撈昆布其實非常不容易,看著漁師彎著腰身,把箱眼鏡放到水中,另一隻手拿著長長的昆布木棒放到水中後,大力往上拉,昆布就纏上木棒,漁師再手一揮拋到船身後面,動作簡潔迅速。

20190822100308 39

20190822100308 54

在日本國內只有1%生產量的羅臼昆布,最大的特徵,就是要花上23個工序(北海道產昆布一般只有五個工序),從捕撈昆布到出品得經歷一百天。採、曬、洗、捲、蒸、壓等等23個步驟,又再細分日曬和夜曬,日曬是為了讓昆布乾燥、晚上則是夜露,因為過夜後在露水潤澤的狀態時先捲好,在室內睡一晚後,再用石頭和木板重壓等等程序,工序複雜,這也是因為為什麼羅臼昆布生產量稀少的原因。

20190822100253 49

20190822100255 15

「大家其實都不太知道,世界自然遺產唯一可以用「知床岬」登記地名的就是『赤岩地區』,現在還留著的番屋,地址是目梨郡羅臼町知床岬399番地,也因此,這次的體驗行程名稱為「知床岬399番地上陸ツアー」,也是唯一可以上陸赤岩地區的體驗行程。以前這裡一整排都是滿滿的番屋,現在只剩下兩間。」川端船長說著。

很難想像,一百年前的赤岩地區已經有番屋,漁師們在這裡進行昆布漁,在這裡生活著。

在昆布漁最盛期1970年代,赤岩地區有56間的番屋,這次參觀的是赤岩地區最古老的昆布漁番屋長谷川家的番屋。

20190822100230 73

20190822100245 19

20190822100313 67

▲長谷川一家

長谷川正人先生,現在正在羅臼經營觀光船的船長,目前是第四代,如果有搭過他駕駛的觀光船,一定對他的幽默風趣非常印象深刻。長谷川先生從童年時期到三十歲左右的夏天,都是在這裡生活的,以前使用的木製箱眼鏡、以前讓小孩子玩的盪鞦韆,在長谷川家番屋裡都還可以看到。

 

只要在赤岩生活一個夏天,就可以不愁吃穿一整年
漸漸的,為了可以捕撈羅臼昆布和迅速的作業,夏天漁期時搬來赤岩地區的漁師越來越多,最盛時期在1970年代,大約有56間番屋。赤岩海岸線約有1.5公里,昆布漁時,一個家庭只能有一隻船、一個人出海捕撈昆布,當時採昆布以外,曬昆布、捲昆布等等作業是非常耗時又花人力的,也因此需要全家總動員搬來赤岩。當時預計有500人生活在這裡,而小孩子的人口數超過300人,但日本小學暑假只有一個月,小朋友們沒有辦法去學校的時候,只好請學校老師搭船到赤岩,在這邊開臨時教室–「青空教室」。

20190822100322 2

「小的時候幫忙曬昆布真的是最討厭的事情了,三點天還沒有亮就起床作業,番屋在當時對我們來說就只是睡覺的地方阿!」川端先生說著。
當時不管多小的小孩也需要幫忙曬昆布,現在羅臼昆布製作羅臼昆布的工程,雖然減少到23個工程,但是後續作業真的是非常的花費體力。而最辛苦的,其實是漁師的老婆,在背後支撐著全家生活和昆布的作業和全家的生活,辛苦的生活中留下不好回憶的婦人聽說也不少。

20190822100257 54

「天氣不好的時候,常常跑去知床岬的燈塔玩,當時聽收音機的中午整點節目是唯一的樂趣。」小孩除來曬昆布,還要仔細聽著廣播的天氣預報告知大人來判斷要不要把昆布拿到小石頭上曬。
雖然說對這些記憶已經有點有點曖昧、甚至是朦朧,川端先生努力回著當時情景跟我敘述著,我邊聽邊想像著當時赤岩地區熱鬧的情景。

20190822100243 59

「這些番屋都是當時撿岸邊漂流木蓋成的,沒有自來水、也沒有電氣,這樣艱困的環境,讓在這裡從事昆布漁的人口也漸漸減少,加上引擎船增加,大部分的漁師都已經可以當天來回,在赤岩地區,兩年前最後在這裡從事昆布漁的是小倉家,最後因為年邁體力不堪負荷,也就沒有再到赤岩進行昆布漁了。」川端隆先生說著。

20190822100304 64

▲赤岩地區的小倉家番屋

家族一單位在赤岩地區的昆布漁和大自然共生的歷史文化

20190822100251 58
現在住在羅臼、五十歲以上的當地漁夫,都曾經有在赤岩地區生活過的經驗,在知床岬先端的生活所體驗過的苦勞和文化,要傳遞給後人真的是不太簡單,赤岩地區有著當時的在這裡生活過的回憶,最直接的證據便是這些番屋。要是番屋消失了,赤岩地區的歷史就更難以保存。
赤岩有著和自然共生的昆布漁歷史,雖然知床被認定成世界遺產的是大自然,但對我來說,羅臼的歷史文化、還有這些赤岩番屋也是人類重要的遺產。
除了知床半島的自然生態,如果能更了解前人留下的昆布漁番屋,一定更可以體會到「知床的真隨」。

 

 

⇓⇓⇓如果對文章中的北海道體驗有興趣,可以到我經營的北海道當地旅行社洽詢⇓⇓⇓
小春日和
北海道當地體驗、訂製旅遊專門旅行社
#出發去擁抱北海道絕美的日常

koharu FB icon

0